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技法 >> 技法库 >> 书法
      分享到:

      书法基本技法(1)-执笔

        作者:核实中..2010-01-23 16:46:51 来源:网络

        书写是涉及到指、腕、肘、肩、腰,以至全身的一系列协调的动作。要字好书法,首先必须学习执笔、运腕、用笔等方法,并且要训练正确的与姿势。

        初学者开始往往忽视这些基础训练,以为学习习以为常支只要提起笔来写就是了,甚至习非成是,觉得采用正确的书写

        方法反而很别扭。这是因为年迈朱来不吞确的书写方式,各部位的运动还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以后随着书写水平的逐步提高,渐渐就会感到不正确的书写习惯成为自已学习书法的障碍,再想纠正过来,为时已晚所以从现在起,就必须加强基础训练,严格要求自已,改变原来不良的书写习惯。基础训练过了关,以后的学习便可计日计日程功。



        执 笔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说:“学书有序,必先能执笔。”国为“书之用笔,犹解牛之用刀,剖术之用锯。执刀无法,不能批却导

        ;执锯无法,不能准绳中规;执笔无法,不能指毫运墨,应手得心。”可见执笔这重要。



        至于如何执笔,由于古今生活习惯的变化和每个人在艺术实践中的认识不同,古代书法家对执笔方法有种种的主张和方法。如有以大指和食指执笔的两指执笔法;有以大指、食指、中指执笔的三指执笔法;有不讲究指法,以拳握笔执笔法;还有回腕法、吊臂法等等。我们认为,不管什么执笔法,都必须符合人的手腕生理特征和用笔规律,做到既“稳”又“活”。所谓“稳”,就是笔管在手中要稳定,所谓使笔灵活自然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掌握“指实掌虚,管直腕平,松紧适度,高低相宜”这四项执笔要领。



        一、指实掌虚





        “指实”,即五旨齐力,力聚管心;“掌虚”,即手掌空虚,形同握卵。实践证明:指实就能和稳定;掌虚就会用笔灵活。有些不正确的执笔姿势,就因为不合乎上述要求:或手指分散,掌虚指不实;或形同握拳,指实掌不虚。而要做到指实掌虚,最好采取人们常用的“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也称“五指执笔法”,据说是唐陆希声传下来的,他以“ 按、押、钩、格、抵”五字诀阐明了五指的作用:

        按,即按的意思。指用拇指的上节端按在笔管的内侧。这是拇指 向外的作用力。

        押,即约束的意思。指用食指第一节前端压在笔管的外侧,与大拇旨内外相对配合,捏住笔管。这是食指由外币中内的作用力。

        钩,指用中指的第一节钩在笔管的左外侧。这是中指从工前侧朝掌心方推挡的作用力。

        格,取挡住的意思。指用无名指指甲根部挡在笔管的右内侧,这是无名指从掌心朝左前方推挡的作用力。

        抵,即垫着、托着的意思。因为无名指力量较小,小指便抵托在它的下面,使各方面力量平衡。这是小指给无名指的辅助作用力。



        这样五个手指根据各自的生理机能,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对立而统一于笔管,巧妙自然地把笔上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都是以第一指节端接触笔管,这们虎口一张开,手指关节自然就会卷曲,成半握拳状而形成“掌虚”。掌心一空虚,筋骨肌肉便放松了,执笔就轻松自然,用笔也能灵活自如。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他这里虽说无定法,其实“虚而宽”正是“指实掌虚”这是一定法。“实践证明五指执笔法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在肯定它的优越性之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允分发挥这种执笔法的作用。



        二 、管直腕平





        管直,指笔管与纸面垂直;腕平,指手腕与纸面平行。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管直则锋正,锋正则能够“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以利用笔四面势全,八方出锋;腕平肘则自然会提起。这样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般认为掌竖则管直,因而强调执笔要竖掌。其实不然,管直并不取决于掌竖。从五指执笔法的各个手指的作力点来看,五个和指在笔管的上下左右均匀布点,四面八方平衡用力,这样自然将笔官执得竖直。如果将手掌竖起来,腕部肌肉便受到牵制,处于紧张僵硬状态,既容易疲劳,又不便于运腕,尤其是写大点的字,更加感

        到不便当;倘若站着写掌则根本无法竖起来。因此我们认为,和不一定要掌竖,而以掌面同纸面成45.夹角为宜。为了便于掌扫这一要领,可先将右臂松驰,垂身侧,手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并保持原样,抬至桌面书写位置,然后,左手再将毛笔递给右手,按五字执笔法的要求执住。(并非每次执笔都要这样做)这样和,顺其自然,轻松如意。



        三、松紧适度





        执笔要不松不紧,灵活掌握。一般情况是:写大字或初学写字执笔宜紧些,但也不能过松过紧。执笔过松,运笔无力;执笔过紧,指死腕僵,转换不灵,甚至发抖。张旭给颜真卿传受笔法说:“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挛。”世传王献之幼年练字,共父王羲之从身向后突然抽他手中的笔,竟没有抽动,因而得到他亲的称赞。不少人常以这个故事,作为传授笔法的要诀;也有些仿效此法以检验自已执笔的松紧程度,实不足取。且不说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如果执笔真的紧到了如此地步,怎好动笔写字?“不然,则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苏轼《论书》)



        四、 高低相宜





        执笔高低可根据字的大小和不同字体灵活掌握,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说,写大字宜高些,写小字宜低些;写行草书宜高些,写楷书宜低些。总之,高则沉着;但太高影响力度,太低使转笨拙。所以不宜执得太高,拿着笔管顶端写字的方法,不可采用;也不可执和太低,无名指着力点以下的笔杆长度,应在一寸上。

      More 名人堂
        More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327(s)   93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