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水粉色彩的基础知识(一)

        作者:核实中..2010-01-23 11:31:24 来源:网络

        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怎样去认识和掌握色彩,怎样使色彩在绘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色彩写生中,训练直观的视觉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还要懂得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色彩的使用方法和规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者才能相得益彰。

        一 色彩的性质
        人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所见到的任何景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色彩。色彩通过人们的感官,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作用。在美学领域,色彩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色彩是什么
        色彩是否是物体固有的一种特质?如人们认识概念中的红花、绿叶、青山、蓝天、绿树等。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色彩来源于光的奥秘,确立了光是色彩之母的理论。他的实验方法是:在一暗室中,让太阳光束进入室内,透过三棱镜,分解出一条按红、橙、黄、绿、青、蓝、紫循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好似雨后彩虹。这在光学上称为光的色散,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太阳光谱(彩图5)。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的波长不同,因此通过三棱镜后,便产生不同程度的光的折射,一种光波就产生一种颜色。在没有光照的夜晚,各种色彩现象就随之消失,只有光的来临,万物才重现色彩。所以颜色是光赐予的,是光的一种特征,是眼睛看得见的各种不同波长的光。
        2.形成物体色彩的原因
        不同的物体,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我们知道颜色是光的一种特征的原理以后,这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解答。发光体发出的光,是直接或通过物体的反射后间接进入人们视觉感官的,光的波长有长有短。红色类的光波长,蓝、紫色类的光波短。各种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应是有选择的,同时具有吸收和反射的功能。有的物体受光后,会将不同波长的光全部反射出来,这个物体在视觉上呈现为白色,相反就成黑色;有的物体如只反射红色波长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光,那这物体就是红色的。依此类推,各种物体的色彩现象就是这样显现出来的。由此可见,物体本身并不具有色彩,而是光投射到物体后,通过吸收和反射才产生色彩的。
        3.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产生的色相是不同的。白色光是有色光的混合,色光混合得愈多,愈显得明亮,也愈近于白光。光谱上的红和蓝绿、紫和黄绿、蓝和黄等对比色光混合,都合成一种色光的色相。而颜料的对比色混合则成为灰黑色。颜料混合多,纯度越差,色相倾向越灰黑。在绘画调色中,如果能掌握色混合的规律,准确调配出各种不同纯度的色相,是掌握色彩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
        4.原色、间色与复色
        原色:根据太阳光谱绘成的颜料色环,其中红、黄、蓝称为三原色。原色是指这一颜料中的色彩,已不能再进行分解。也可以说,红、黄、蓝这三个基本色,不可能用其他颜色调配出来。三原色是色彩中最纯正、鲜明、强烈的基本色,但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各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合的色彩称为间色,即红调黄得橙、黄调青得绿、红调青得紫。由此,可产生红、橙、黄、绿、青、紫六色色环。如将六种色与相邻色相再调合,就可以再得六个间色,即红橙、黄橙、黄绿、青绿、青紫、红紫。这样可绘制成12色色环(彩图6)。
        复色:如果将两个间色(橙与绿或绿与紫,紫与橙相混合)或一个原色和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混合都可得复色。由此可见,复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5.补色
        在色环中,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互称为补色。补色对比,是最强烈鲜明的对比。在对色彩观察与感受中,补色对比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颜色都有其相应的补色。如一座白色房屋,夕阳光线投射在受光面,白墙呈明亮的红橙色。未受夕阳光辉照射的背光面的白墙,与受光面的色彩联系起来观察时,必会产生与红橙色的补色因素――青绿色,但这红橙与青绿补色的色彩明度、纯度,都不会是色环中所显示的色相,而是根据具体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的。再举一个例子,如果写生一个红色背景中穿灰色衣服的人像,在观察色彩关系时,人像的肤色与红色背景在对比中,必产生偏绿的补色成分,灰色的衣服也同样会显示出灰中带绿的色调。实际上这是生理视觉形成的错觉,这错觉主要显示出色彩对比中的补色关系。由此可见,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色彩对比下,所显示出来的色彩并不会是相同的。在观察和表现绘画色彩时,利用这种视觉中产生的补色关系,去加强色彩对比和增强美感,是很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
        6.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条件色
        光源,即发光体,是物体颜色的来源。发光体与产生色彩现象的关系十分密切。太阳是主要的发光体,阳光是具有各种波长的光,可称为标准光。所有物体,在阳光的投射下,反映出来的色彩比较全面而纯正,即色彩概念上的固有色。日光灯的光,是偏蓝青色的冷调光,红固有色的物体在日光灯光下,色彩是不鲜明的。普通家用电灯的光是偏黄的,投射在物体上,会罩上一层暖色调。其他如磷光偏绿。各色霓虹灯光,只有单一的某种波长的光,基本上不能显示出物体在正常阳光下的色彩因素。同一物体在红霓虹灯光下,就只能呈现红色,在绿霓虹灯光下,就只呈现绿色。
        光源色,可以或多或少地改变物体的固有色,它对谐调色彩关系和形成色彩调子,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色彩训练中,能认识并表现出光源色的色彩特点,也是色彩学习的要求之一。
        环境色,是指某个物体在不同环境里,其固有色会受环境色彩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即环境的色彩反射到物体上,及物体色彩与环境色彩对比中,产生的色彩变化。因此,一个色彩单纯的物体,在具有条件的环境里,可以使单纯的物体,产生复杂的色彩变化,这变化的色彩称为环境色。一般绘画色彩,都着重研究环境色的色彩规律与色彩效果;装饰绘画,则是研究固有色的色彩规律的。
        综上所述可知,人们生活环境和大自然的色彩现象,是由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所综合而成的。由于日光在晴、阴、雨、雪不同的气候和早、中、晚不同时间的情况下,光源色也会产生变化。另外,光的强弱,光的投射角度和物体质地的不同等等条件的差别,物体的色彩也会产生复杂变化,这产生变化的色彩也称“条件色”。绘画写生中的色彩观察,是直接依据条件的变化规律来表现色彩的。

      More 名人堂
        More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216(s)   8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