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技法 >> 技法库 >> 书法
      分享到:

      书法技法的构成(上)

        作者:核实中..2010-01-13 15:03:36 来源:网络

        书法技法随着书法的嬗变与发展进行的恒常与变化的结构性调整,无论是创作主体的选择,还是书法艺术自律的选择,都是一种历史规定下的规律构成,而非书法家随心所欲的创造。书法技法是在社会文化与物质条件下的创造主体审美期待的结果。
        理法、笔法、字法、章法构成了书法技法的基本框架。
        一、理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其客观自在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对于我们认识书法技法生成与发展的内在理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探讨书法技法构成的内在理路,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面上全面理解和把握书法技法,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正确把握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背景下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1.物质条件的先决因素
        艺术创作的物质载体几乎决定了艺术的门类,所用物质材料的纯度严格区分着艺术科目。
        中国书法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其工具材料有着农业文明下的文化特征。甲骨文是载龟甲兽契刻的文字,那是渔猎社会的产物。工具材料决定了其线条的平直方折、起收简洁,结构空间多呈几何形状,字形也不可能太大。金文是青铜时代的产物,铸造使文字线条趋于肥厚,起止凸现了圆浑的“笔意”,点线的交叉在铸造时的熔结点打破了方整、尖角、平直等几何图形。竹简的使用,不但拓展了用笔的技法空间,而且对结体、章法的形成有着重大的作用,有的一直延续到今天。纸的使用为笔法、墨法、章法的高精度、高密度、高难度提供了纵情驰骋的广阔舞台,尤其是宣纸的发明,使书法技法呈现出玄妙精微的民族特色与艺术境界。
        2.人的生理能力的释放
        由文字的诞生到艺术地书写,固然是人的生存与生命能力延续中的活力创造,同时也扩展了人的精细生理机能。技法在创作过程中,与人们的生命表现如活力、生机、节律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人的生理能力如手指的灵巧、臂腕的精细运动与职司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技法的可贵之处,便在于通过它的系统性为人的生理能力找到了一条辐射与放大的途径和方法,找到了一种艺术地表现个性智慧与能力的特殊式样。这也是中国书法的审美范畴与技法规则中充满精、气、神、肉、血等与人自身有关的概念的原因。
        3.对自然界规律的抽象
        老子哲学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书法技法中的“道法自然”观念就其技法层面解释,则接近于对天地万物的玄妙效法——妙探于物,曲尽于心;就其理法层面,则“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在古人书论中,书法技法便是自然之法。
        4.主体创造空间中心路里程的积淀
        人们社会实践的目的性,对自身能力提高的心理,对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欲望,以至对美的创造理想,都对书法技法的生成与发展的内在理路上给予了支持和规定。书法技法在其系统形成过程中渗透了大量的主体创造心理的物化痕迹。人的文化心理作为自然、社会与艺术关系构成的中介,有着生理、心理、文化经验等构成要素。前人论书法,以为书虽一艺,皆是主体人格的外化,所谓“书虽一艺,与性、道通”(清·何绍基)。明人项穆在《书法雅言》中的一段话更具典型性:“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但人心不同,诚如其面,由中发外,书亦云然。”书法技法的发展,始终沿着人们的心路里程,或隐或显,积淀升华。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人的心理、生理诸学科更是沉滞,故牵涉到人的心理诸现象时,皆以“人”概论之,甚至将人格、道德、思想、品质等合而论之。书法的理法中亦掺入了以人论书、以人论法的理念。
        二、笔法
        书法技法中的笔法从其所使用的工具,到其一整套复杂的技巧,再到其系统的理念,这些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特异技法式样。这既是书法达到一门高度成熟的民族艺术的标识,也是书法技法组成的核心,故前人感言:“用笔者天也。”(宋·陈思《秦汉魏四朝用笔法》)笔法是书法艺术在对汉字造型的抽象美塑造中长期锤炼的产物,是诸多意象表达中技法美学积累完善的产物,因而有着丰富的心理与情感寄寓。
        何为笔法?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言:“从执笔到用笔,结合起来,总名之曰‘笔法’。”在前人眼中,笔法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工具性能来说,毛笔是一种能存储一定墨量的柔豪,执、使、用转等操作都有一定的难度,且变化多端,有时出乎意料之外。然而也正是这种不可端倪的变化特点,为书法艺术创造的无限丰富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分析起来,执笔法不外单钩、双钩两大类。“五字执笔法”便是双钩的一种。不管哪一种执笔法,都要以方便灵巧为原则,正如宋人苏轼所揭示的:“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喜好选择执笔法,书写时还要根据书写的字体、字的大小、尺幅等变换相应的书写姿势与执笔法。
        用笔的技巧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达到高妙之境,除勤学苦练外,还要倾心感悟。精熟高妙的书法用笔,可以保证书家顺利实现自己的艺术创造目的。
        书法线条在审美上可分为意、形、质三个方面、意包括笔意、笔势和笔趣三个方面,形包括线型、线形和线律三个方面;质包括弹性、力度、厚度和锐度四个方面。
        1.笔意、笔势、笔趣
        笔意是指书法通过笔法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象、技法思想倾向等,是笔法的精神风采所在,它通常体现出创作主体的气质、修养和审美追求。在技法学习中,形质层面的内容比较易于把握,而笔意往往在对形质的描述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因而具有了一些形而上的表现。能够自觉对地表现笔意则说明书家对笔法的把握进入了更高的层次。笔意与书法的气韵、格调、性情关系密切。沈尹默把笔意视为与笔势、笔法同样重要的三要素之一。他说:“从结字整体上看来,笔势是在笔法运用纯熟的基础上逐渐演生出来的;笔意又是在笔势进一步互相联系、活动往来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三者都具备了一体中,才能称之为书法。”
        笔势乃毛笔在运动过程中呈现的点画相互关系与趋向,它构成了结字与章法的基本形势,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笔势变化使书法的风格、个性、态势等呈现不同的面貌,使作品充满活力与生机。
        笔趣是书家通过笔法表现出来的审美偏好、兴味、旨趣等,它反映着书家的品位与格调,反映出书家技法的雅与俗、文与野、清与浊等等,是营构书法整体意境的重要因素。古人书法重趣。宋人米芾曾说:“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人妙。”当今书坛对笔趣得关注有增无减,涉笔成趣,为书法增添了更多得现代审美特征。


      More 名人堂
        More 美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244(s)   9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14(mb)